中国财经报
“今年的预算报告政治站位高远、目标任务清晰、大政方针务实、数据精准翔实。”全国人大代表,河南省财政厅党组书记、厅长赵庆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,报告在准确分析研判财政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资金安排,有力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,充分体现了以政统财、以财辅政的总要求。
赵庆业认为,今年的报告主要有4个特点。 一是政治站位高,彰显了财政部门的大局观。
二是财政政策精准有力,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。
“宏观调控方面,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,每年结合实际调整政策重点。”赵庆业说。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是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,主要体现在继续保持适当支出规模,安排4.06万亿元的赤字,比上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;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.9万亿元,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。在此基础上,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,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,确保了财政总支出规模的增加,释放了积极的信号。同时,持续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,为市场主体注入活水,推动经济持续增长。民生保障方面,持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,有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层“三保”底线。三是工作举措扎实有效,彰显了责任感和主动性。
2024年,中央财政从支持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扩大国内需求、保障和改善民生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、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、国防外交和政法工作等方面安排了主要支出政策,做足了政策储备,有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。“在此基础上,从提升预算管理效能、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、筑牢兜实基层‘三保’底线、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、加强财会监督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、主动接受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等方面,对加强财政自身建设、完善财政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,为财政系统练好内功指明了努力方向。”赵庆业表示。四是底线意识强,较好地统筹了发展和安全。
报告明确要求,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,健全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,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等,对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进行了安排部署,对财政部门落实好促发展和保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。“河南财政系统将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,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、预算报告部署,立足河南实际抓好各项政策和任务的落实,毫不动摇坚持‘紧日子保基本、调结构保战略’,锚定‘两个确保’、持续实施‘十大战略’、奋力推进‘十大建设’,为中国式现代化河南实践迈出新的步伐贡献更大财政力量。”赵庆业表示。
一是聚财源、强根基,努力做大财政蛋糕,持续增强综合保障能力。
全面落实各项惠企利民政策,着力培育财源、涵养税源,努力构建“水深鱼多”的良性循环。二是保重点、优结构,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见效。
紧盯“创新驱动、科教兴省、人才强省”这个第一战略,落实落细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。三是打基础、兜底线,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。
强化公共财政定位,尽力而为、量力而行落实好财政民生政策,足额保障重点民生实事开展。四是抓改革、防风险,确保财政经济安全运行。